张战波:一直坚持在冶金战线上耕耘

张战波,男,河北石家庄深泽县人,1981年9月就读于我校机械二系锻8103班,中共党员、博士、正高级工程师,现任中冶集团审计部部长。秉承母校“诚勤”校训,踏实工作,诚实做人,1992年获得中央国家机关优秀共产党员称号,1992年、1994年、1996年连续三次获得冶金部优秀共产党员称号,1994年获得冶金部十佳青年称号,1996年获得冶金部十佳岗位能手称号。先后在北京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央党校等进修深造,持续提高自己工作的本领。
知行合一、业精于勤
1984年8月毕业分配在冶金工业部北京冶金设备研究所矿山室工作。1989年起先后在北京冶金设备研究院第一研究室、机械所、机械分院分别担任课题组长、副主任工程师、室主任、所长、分院院长,从事冶金设备研究、设计工作。2000年至2004年担任北京冶金设备研究院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负责党委日常工作,主持纪委工作。2004年至2006年在中冶集团专家咨询委员会担任秘书长,负责工程项目咨询、论证工作。2006年至2010年在中冶大地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担任法人代表、执行董事、总经理,负责工程项目咨询、论证工作。2010年至2013年在北京中冶设备研究设计总院担任院长兼党委书记,负责党政全面工作。2013年至2016年任北京中冶设备研究设计总院院长,负责技术创新和科研管理工作。2016年起任中冶集团审计部部长,负责内审内控管理工作。

执着追求并从中得到快乐
参加工作四十年来,负责研究设计的“同步调整式Y型轧机”获得国家专利,主持开发的“KT-3Y型高速冷轧带肋钢筋生产机组”获冶金科技进步三等奖,与人合作翻译《粉体工程手册》(化工出版社出版),与人合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冶金工业出版社出版),主编《钢铁企业能源规划与节能技术》专著(冶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表了论文《基于流程统筹的钢铁企业能效评价体系研究》(运筹与管理期刊)、《河北钢铁的产业困境及生存对策》(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期刊)、《马来西亚ANTARA钢厂型钢及棒材车间改造》(冶金设备期刊)、《轧钢生产能源介质供应的节能降耗技术现状》(中国钢铁业期刊)等,并完成了《基于流程统筹的中国钢铁企业能效评价研究》博士论文写作,并通过了答辩。
一切过往,皆为序章
他认为,自己取得的每一点成绩,都离不开母校的培养、老师的培育,他秉承吃水不忘打井人的信念,时刻关注母校发展,自2006年参与筹建沈阳大学校友联谊会,参与母校校史馆建设,为母校学生提供实习场所、开展助学、帮助就业。连续多年邀请锻压教研室于长和老师等到北京交流,多次组织本班同学聚会和交流,在他工作过的设计研究院和公司里,有许多德才兼备的校友担任重要管理岗位。在2006年与北京科技大学工程技术研究院任教的校友徐言东高级工程师进行了项目合作,代表中冶集团与马来西亚金狮集团董事局主席钟廷森在吉隆坡金狮集团总部签订了年产 60 万吨棒材/15 万吨型钢生产线工程改造咨询及成套设备供货合同,大家齐心合力,克服重重困难,圆满的完成了任务。2011年代表北京中冶设备研究设计总院与中国铸造协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与担任中国铸造协会会长张立波校友进行了深度项目合作,取得了较好成绩。在2004年、2014年分别参与组织81级同学毕业二十、三十年回母校聚会活动。现担任沈阳大学北京校友分会副会长,将继续以实际行动积极为母校建言,把校友会工作做好,为母校发展添砖加瓦。